《勞健保小知識》part 1
- chenghua0919
- 2023年3月2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10月2日

在台灣,無論是受僱員工、老闆甚至是自由工作者,都應該對「勞健保、退休金、就業保險」有基本了解。這些制度不僅是法律規定的義務,也是保障自己生活安全的重要基石。以下就帶大家一次整理。
◇勞工保險(勞保):主要是保障在職勞工因 傷病、失能、死亡、老年 等風險時,能有基本的經濟支持。
保障範圍:普通事故(生病、失能、老年給付)、職業災害(工傷、職業病)。
給付內容:包括醫療給付、傷病給付、失能給付、老年年金或一次金、死亡給付。
誰要投保?
受僱勞工由公司投保。
自營作業者或無一定雇主者,可自行以職業工會方式參加。
👉 勞保的核心價值在於「基礎保障」,是社會安全網的一部分。
◇就業保險(就保):主要是保障勞工失業時,能夠維持基本生活並協助再就業。
保障對象:受僱勞工(但部分短期或臨時工不一定適用)。
給付內容:
失業給付:失業時可領取最長 6 個月補助金。
職業訓練生活津貼:參加政府認可的職訓課程時可領生活津貼。
提早就業獎助:若失業者提前找到新工作,可領獎助金。
👉 就保強調「失業緩衝與再就業支持」,讓勞工不用擔心一時失業就無以為繼。
◇健康保險(健保):以低負擔享受醫療服務,為增進全體國民健康。
保障範圍:一般門診、住院、手術、藥品補助等。
費用分擔:由投保單位、被保險人及政府共同分擔保費。
特色:無論你是勞工、學生、自由業者,皆需參加健保,確保人人享有醫療服務。
👉 健保的功能是「醫療保障」,確保國人遇到健康問題時不會因高額醫療費用而陷入困境。
◇勞工退休金(勞退):勞工的退休生活規劃。
提撥制度:雇主每月需替員工提撥至少 6% 的薪資至「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」。
自願提繳:勞工可額外自願提繳 0%~6%,享有免稅優惠。
給付方式:可選擇一次領或月領年金。
保障重點:專戶制屬於個人所有,不因換工作而消失,累積退休金更有保障。
👉 勞退制度強調「退休準備」,確保勞工在離開職場後仍有穩定的生活來源。
◇投保級距
✨勞保以"日"為單位,健保以"月"為單位
✅ 當公司有員工時,須按照投保薪資級距向主管機關申報。
✅ 若所列報之薪資介於兩個級距之間,則須投保「較高」的級距。
例如:全月薪資為30,000元,其投保級距為30,300。



留言